云计算行业参考《云操作系统研究报告(2023)》发布,博云科技深度参编
分类:博云动态 发布时间:2023/11/9 15:14:35

近日,为积极推进我国云操作系统技术的创新升级,促进云计算产业的蓬勃发展,激发我国数字经济的潜能活力,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起组织,联合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博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写的《云操作系统研究报告(2023)》(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介绍


在云计算技术的演进历程中,博云积极参与了我国云操作系统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在国标GB/T 42140-2022《信息技术 云计算 云操作系统性能测试指标和度量方法》中,博云就参与了该国家标准对云操作系统及相关组建概念定义的讨论。

本次《云操作系统研究报告(2023)》研究报告是在引用GB/T 42140-2022云操作系统的定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总结虚拟化、服务化、云原生化、智能化发展历程,明确云操作系统技术框架。聚焦云操作系统发展背景,以新时代数字经济发展方向为指导,通过广泛调研,总结云操作系统的发展现状,梳理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给出针对性发展建议,旨在促进云操作系统技术演进,推动云计算产业稳定发展。


报告内容摘要




图片


研究报告指出云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在云操作系统发展的早期阶段虚拟化技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随着云原生概念的兴起,云操作系统开始与云原生应用开发和部署模型紧密结合。云原生强调将应用程序设计为微服务架构,并使用容器化技术进行部署和管理。云操作系统在这个阶段提供了更高级的容器编排和管理功能,以支持云原生应用的弹性扩展、故障恢复和版本管理等需求。


智能化是云操作系统发展的最新趋势。在智能化阶段,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被引入到云操作系统中,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管理和运维。智能化的云操作系统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来优化资源调度、预测故障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从而提高性能、可靠性和效率。


图片


研究报告明确云操作系统技术框架:

在技术框架领域,报告明确云操作系统技术框架包括软件定义层、资源调度层、资源服务层、平台服务层,以及相应的运维运营及安全能力。


报告强调:云操作系统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软件;云原生已成为云操作系统重要特征,云操作系统是实现多云协同的关键软件。


报告指出的部分现状及应对策略


CESI:云操作系统云原生化,业务系统面临重构挑战


在传统应用程序重构方面,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架构改变。这包括将传统的单体应用程序拆分为更小的、独立的微服务,重新设计组件和模块之间的通信方式,以及重新定义应用程序与底层基础设施的交互方式等。这些改变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以确保应用程序的功能和性能不受影响,并且需要确保在重构过程中不中断现有的业务。


整合现有系统与云原生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这涉及与现有系统进行数据共享、集成和迁移,确保云原生应用能够与遗留系统进行无缝交互。在整合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安全性和成本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整合过程不会影响现有系统的稳定运行。


克服这些挑战对于推广云操作系统的应用至关重要。通过有效地进行传统应用程序重构和遗留系统整合,可以实现云原生化,并获得高可扩展性、灵活性和敏捷性等优势。这将推动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


博云策略:合理设计,方方面面为业务系统迁云铺平道路。


针对单体应用:

在传统单体应用向云原生微服务应用演进过程中,博云微服务应用平台能够实现业务系统从开发、部署、运维多层面提供全方位管理能力,帮助业务系统快速上云、简化部署、高效运维,为业务迁云铺平道路。


针对老旧应用:

面对因缺乏维护或难以找到供应商的老旧应用,借助博云独立研发的BeyondVM能力,帮助这些无法重构的老旧应用实现无需改造就能快速迁移上云,有效降低业务上云的技术难度。


降低管理复杂性:

博云中间件管理平台全面解决应用云化后,数据库、中间件的运维管理困难,实现数据库、中间件的统一化、标准化管理,提供部署、升级、灾备、监控等自动化管理能力,大大降低了数据库、中间件运维管控的复杂性,让初级用户即可快速上手。


针对人工智能应用:

针对当下火爆的人工智能类应用,面向AI开发者和企业用户博云算力平台能够实现一站式全流程的模型开发训练和部署上线流程,实现数据集中管理、AI开发环境秒级部署、AI计算资源敏捷调配、模型快速构建和训练、推理模型快速部署等功能,加速AI应用落地。


总之,对于所有上云应用,博云容器云平台借助云原生技术特性,为业务系统提供稳定、可靠、敏捷、弹性的运行环境,实现环境准备、制品构建、服务部署分钟级,应用服务扩展秒级,让应用开发迭代更快、资源利用率更高、运维管理更自动。



CESI:“一云多芯”成为趋势,云操作系统稳定性亟需增强


底层硬件多芯共存对云操作系统的连续稳定性带来了几个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包括云操作系统需兼容多种芯片技术路线、资源调度分配难度增加以及技术路线演进的不可控性。


博云策略:从芯片到应用的完整生态互信,并通过可信云最高级别认证。


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蓬勃发展之时,博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国产化的基础软硬件进行了全面适配,实现了国产六大芯片、主流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全面兼容,实现从芯片到应用的完整生态互信。


目前,博云核心产品已完成十余项权威第三方检测评估,经过国家工信部下属赛昇实验室、赛宝实验室、赛西实验室、中国软件测评中心、人民银行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等权威机构严格的产品质量测试,全部通过所有分项测试。


容器云作为云原生基础设施,其稳定性、可靠性备受各方关注,博云作为国内领先的云原生厂商,在不断夯实计算、存储、网络、调度等基础能力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云原生基础设施的性能和稳定性。博云产品从2021开始连续三年通过了信通院的可信云面向金融场景的大规模容器平台性能评估最高的卓越级认证,在“联机交易”、“精准营销”、“秒杀”场景下性能十分有益,成为国内极少数通过此项认证的云厂商之一。



博云很早就洞察到标准化的重要性,致力于参与到相关标准制定的工作中,是希望为云计算行业朝着开放、互通、安全的方向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博云将持续在云操作系统领域深耕细作,不仅要推动技术的进步和标准的更新,更要确保这些进步能够转化为客户的实实在在的收益。作为云原生基础软件的领导者,正是这种对标准的严格遵守和不断追求,才能使博云的产品赢得更多行业客户的信赖。


关注博云公众号回复“《云操作系统研究报告(2023)》”,可获取报告全文。


体验创新云技术带来核心业务效率显著提升
立即预约,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Copyright ⓒ 2022 苏州博纳讯动软件有限公司 国徽 苏ICP备13004761号 法律声明及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