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银行机构构建数据中心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 明确需求:首先需要明确数据中心的需求和目标。这包括数据中心的规模、功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同时,需要了解当前业务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便做出合理的规划。
2. 制定规划:根据需求分析,制定数据中心的总体规划。这包括数据中心的选址、基础设施建设、机房布局、网络架构、电力供应等方面的规划。同时,需要考虑容灾备份和扩展升级的方案。
3. 确定核心业务系统:对于金融、银行机构而言,核心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在规划数据中心时,需要确定核心业务系统,并为其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架构。在分布式数据库和集中式数据库之间做出合适的选择,并为其设计相应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案。
4. 构建分布式架构:在满足核心业务系统的需求外,可以构建分布式架构来满足其他业务需求。根据不同业务需求选择不同的分布式数据库,并为其设计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案。同时,需要考虑到未来业务的发展趋势和扩展升级的需求。
5. 加强安全性:数据中心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这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方面的措施。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审计机制,对数据中心的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审计。
6. 实现自动化管理: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可以引入自动化管理技术。这包括自动化监控、报警、备份恢复等方面的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7. 建立容灾备份机制: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对业务的影响,可以建立容灾备份机制。这包括在不同地域建立备份数据中心,以便在发生灾难等情况下能够及时接管业务,减少损失。
另外,对于核心业务,如:存款、贷款、支付、增值等在目前业务流程对数据强实时一致性的要求下,绝大多数银行的核心业务采用集中式架构。
电子渠道等与外部协作的互联网应用场景,因为有核心系统做支撑,可以考虑应用分布式架构。
此外,对数据的实时一致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如数据分析、内部管理、大数据征信、大数据营销、大数据风控等,也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
当下,银行核心数据中心在未来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主流建设思路仍是:降低核心业务过度集中于单一主数据中心的风险,弱化业务间的交互,从而做到核心业务分开部署。
按照规模和功能,的建设可以大致分为总部级数据中心、省级/市级分行数据中心、支行和营业网点。
对于核心业务来说,做两地三中心的结构部署是非常重要的,主数据中心承载了过多核心业务,不管你做再多的架构来分散主数据中心的压力,从理论上来说都是单点的,因而如果这一个点出现了故障,那么里面的核心数据可能会承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对于银行和金融机构来说打击是毁灭的,因而大部分的银行机构都会选择做不同地域的灾备中心部署,当然也是有战略意义,可以选择重要的业务节点做灾备中心,为未来进一步的数字化战略做铺垫。
金融、银行机构构建数据中心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规划。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升级的需求。同时,需要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