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研的风险与潜在问题
分类:知识集锦 发布时间:2023/9/25 16:38:08

智能投资的风险表现为多种形式,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即金融风险和业务风险。


智能投研之所以仍旧面临相应的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资产普遍存在风险。不管是智能投研还是传统投研形式,都会面临金融资产本身的风险,而这种风险会是持续存在的。

2.市场可能存在突发或极端情况。智能投研系统在遇到突发的或极端市场情况下,不能够完全保证数据能够及时准确获取、计算分析和结果输出,而这会给金融投资与交易决策带来极大影响。

3.外部不可控风险的存在。智能投研系统可对自己可控范围进行各种风险预警与规避,但由于外部不可控风险存在,智能投研则可能面临力不从心的窘境,如断电断网或服务器设备故障等。


现状看来,智能投研行业一直没有迎来大的需求爆发,即便是入行超过较久的公司,也较难达到盈亏平衡。那么,什么是客户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何传统的投研部门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采购需求?智能投研应用落地难,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行业概念模糊,市场认知不足。自从智能技术广泛赋能各行各业之后,在金融领域涌现出智能金融、智能投资、智能投顾、智能资讯等新概念。这些概念有的从行业角度出发,有的从场景角度出发,经常会造成用户认知混淆,难以明确定义和区分。同时,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公司炒作概念,新瓶装旧酒,老系统换个界面当新系统卖的情况。智能投研仍然是一个相对空白、缺乏行业统一认知的新生领域。


智能投研缺乏标杆性应用案例。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采购智能投研工具的动力不足,如果仅仅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个目标和效果不够吸引人的,因而也就没有急迫的动力推进相应的变革。从成本方面分析,金融机构实习生的人力成本极低,相对而言,引入一套智能投研系统的采购和学习成本,反倒是直接体现在账面上的费用。从收入方面分析,研究所通过服务基金公司拿到佣金收入只是重复固化变现模式,如何实现研究价值的最大化是整个行业都在探索的。采购智能投研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其创造的直接回报,通过这一工具来提高收益回报率的目标,中短期内也难以达到。


智能投研的一个重要应用即智能投资,而智能投资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即为量化智能交易。智能交易是指由电脑模拟交易员的下单操作进行机器交易的过程。智能交易按照预先设置好的交易模型和规则,根据市场行情和信息触发交易机会,由计算机瞬间完成组合交易指令,实现自动下单。在交易时可利用实时交易信息,找到恰当的时机及数量进行交易,以减少交易成本及减少市场波动,并极大地减少了交易员情绪波动对交易决策的影响,特别是避免在市场极度狂热或悲观的情况下作出非理性的交易决策。


总的来看,智能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有:

  • 模型管理不足导致成功率较低。量化专家分析发现,对冲基金失败主要原因如下:量化策略一尘不变、追求时间序列平稳性而丢掉重要特征、回测模型理想化、交叉验证有缺陷、回测过拟合等问题。
  • 资产交易规则及种类灵活性较差。美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早、发展成熟,金融标的丰富,金融资产交易规则对算法模型交易有较好的支持。国内金融市场有待进一步提升,金融产品有待丰富。如国外有较多的外汇交易产品,国内则鲜有此类产品可供投资交易。
  • 模型不能完全适应新常态。市场与经济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或规律在未来的特定时期并不一定适用。在不同的经济与市场情景下,我们不同的模式来进行适应和预测。在经济与市场环境出现较大变化的时候,算法模型可能不能紧跟环境与状态的变化而做出相适应的调整,从而不能够准确的对经济金融与市场形势做出研判。
  • 不能对极端或未知情况自动化处理。学界的研究中往往对数据进行缩尾处理,以剔除极端数据。由非极端建立的模型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及应对极端情况。但现实市场交易中会遇到极端情况,此时利用现有模型可能会做出错误决策。

体验创新云技术带来核心业务效率显著提升
立即预约,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Copyright ⓒ 2022 苏州博纳讯动软件有限公司 国徽 苏ICP备13004761号 法律声明及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