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理论有哪些?
企业信用风险是指在以信用关系为纽带的交易过程中,交易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其最主要的表现是企业的客户到期不付货款或者到期没有能力付款。
“企业最大的、最长远的财富是客户,然而企业最大的风险也来自客户”。
很多公司由于应收帐款回收不力,轻则造成企业的流动资金紧张,重则造成公司大笔坏帐损失,甚至经营困难。 在当今买方市场的氛围下,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企业始终面临着这样的两难困境,即:一方面,必须不断扩张信用以扩大市场份额,但另一方面,又必须最大程度地减少坏账以减小成本,提高盈利。
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是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在企业中建立起有效的信用管理系统,解决好客户选择、授信政策和授信额度以及应收账款管理等各方面问题,从而实现扩大销售和降低成本的预期目标。
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用政策,指导和协调各机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资信调查、付款方式的选择、信用限额的确定到款项回收等环节实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款项的安全及时回收。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理论有哪些
企业信用评估报告包含哪些内容
1. 首页:主要包括报告名称、被征信对象名称、报告提供机构名称、报告完成时间、报告编号等内容,征信机构备案证号宜予以列出,并应对报告法律责任进行表述。
2. 报告摘要:主要包括对被征信对象的注册信息、联系信息、信用等级及其他关键信息进行的概要反映。通过此部分可以快速对被征信企业的信用状况有大致的了解。
3. 报告正文:较为全面反映被征信对象的信用状况,报告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4. 基本情况信息:主要包括被征信对象注册信息、股东信息、附属机构信息、管理层及员工信息、办公设施信息等及相关变更信息。
5. 经营业务信息:主要包括主营业务及业务往来情况等信息,即采购、生产、销售信息及主要供应商、主要客户对被征信对象的评价等。
6. 财务信息:主要包括被征信对象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主要财务比率。对于财务数据异常的应进行备注说明。往来金融机构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开户账号、开户银行名称等信息。
7. 公共记录信息:主要包括法院、工商、税务、质监、海关等行政司法部门、其他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组织、社团组织以及媒体、电子交易平台等记录的关于被征信对象正面和负面的信息。被征信对象近二年内有涉及诉讼事项的,宜列明涉诉有关情况。
8. 综合评述:主要包括对被征信对象发展计划、发展前景、行业发展状况等内容进行的综合评述。分析时,除将被征信对象进行行业内比较外,还宜与被征信对象自身纵向发展历史进行对比。征信机构并可在等级评定与分析基础上对被征信对象的信用风险和信用额度等给予参考性建议。
企业信用评级报告是指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独立对企业大量内外部资料经系统分析以后,将综合判断得出的结果用文字报告形式表达出来,体现企业综合实力和履约意愿,提供给社会参考的一份包含企业信用等级和各项评估内容详述的文字报告。
报告内容主要围绕信用评级的评估结论,系统地表述信用评级的情况、指标分析的数据以及评估结论形成的根据。企业信用评级报告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经营水平、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履约状况、管理水平、发展前景和失信记录等内容。
招投标等活动为什么要求提供企业信用评级报告?
国家相关政策将信用报告引入招投标等活动,各地招标方积极响应,自然是有好处的!对招标方来说,通过企业信用评级报告,招标方能够分析并判断出投标企业是否具备履行相关合同所需的专业和技术能力、财力资源和经营管理素质,为招标方合理选择投标客户和控制招标风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对投标方来说,通过企业信用评级报告,能够让招标方直观的看到并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获取招标方的信赖,同时还可以享受一定的投标加分鼓励,为自己赢得更多中标的机会。
企业信用评级报告由谁来出具?
招投标、政府采购中要求投标企业提供企业信用报告,那这企业信用报告如何获取呢?
企业信用报告是由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来出具的,投标企业可以咨询相关信用评级机构来申请办理。由方圆资信这样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来出具企业信用评级报告,才能够保证评级结果的公正客观。
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采取“独立、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对企业进行评级,在政府、银行等权威机构监管下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采集、保存、整理、加工形成企业信用档案,对企业信用进行等级评定、打分并向社会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