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初,国务院发布并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列为重要发展战略,并将”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 “作为八大重点任务之一,而云计算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建核心领域,中长期势必都会受到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的上云率仅有30%,工业、交通、能源等传统行业上云率更低,仅为20%左右。虽然近几年云计算行业发展迅速,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应用上,美国企业上云率高达85%,欧盟也有70%;在类别上,国外以公有云为主,我国传统企业和政府更青睐私有云部署。
可以预见,未来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将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题词,千行百业在此历史契机下,将聚焦利用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促进技术、业务、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配置优化,推动业务流程、生产方式重组变革。
当然,随着企业上云逐渐由外围系统过度到核心系统,且云上的数据日益增多,基于数据安全和提高效率的考量,企业在使用云服务时不仅仅会挑选其中一家云厂商,而是会采用混合IT和多云解决方案,企业用云持续加深。
在此背景下,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速发展,2020-2022年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300 亿元。也正是由于云计算模式不断创新,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上云途径,与此同时,也让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多云IT环境。
企业IT架构日益复杂化,多云战略已经是当下大多数上云企业的选择。
在数字化转型的变革中,多云环境对企业来说无疑是有好处的,这也是全球代表型企业的共同认知,它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挑战,比如既然使用多厂商、异构云的策略,因为底层资源复杂和多样性,必然会涉及到统一监控、统一运维、统一管理的问题。
云计算领域的众多专家也在探索相关的延伸问题,即如何在复杂的多云环境中优化云管理,那些采用了多云战略的大中型企业普遍选择的方向是求助技术中立的第三方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