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软件学院成立大会暨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江苏省气象局局长于波、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池宇、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秘书长金莹、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强、中电海康集团监事会主席曾耘、微软中国总监龚剑、江苏博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花磊,南信大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韦忠平、副校长陈海山现场出席大会。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线上出席。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相关学院学部负责人,南信大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近年来,在大气科学一流学科群的引领带动下,南信大信息工科发展迅速、成效显著,计算机科学和地球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软件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关键技术支撑,软件行业亟需大量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团队和大批特色化高素质人才队伍。
为了服务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充分发挥“双一流”高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正式成立、实体运行软件学院。学院将在夯实基础学科的同时,发挥气象学科优势、开发新兴领域、促进交叉融合,加快培养国家亟需的学科人才、努力孵育一流创新团队,致力于建设行业特色、中国一流的软件学院。
南信大软件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84年的南京气象学院计算机软件教研室,2006年成立计算机与软件学院,2021年更名为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2年,软件学院正式独立运行。
软件学院成立大会上,江苏博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南信大签署了校企共建战略合作协议,为南信大的发展添砖加瓦。博云是国内云原生技术领域的代表性企业,相关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自主可控性、市场占有率都位居行业前列。
云原生作为新一代软件架构的变革,能够为上层业务的敏捷创新提供坚实支撑,有助于打造各行业企业专属的数字参与模式。云原生是先进软件架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思想集合,通过容器、微服务、持续交付等一系列技术,实现了信息系统由烟囱状、重装置和低效率的架构向分布式、小型化和自动化的新一代软件架构的转变。同时,云原生架构具备松耦合、分布式、高韧性三大特点,能够以业务应用为中心,充分利用云计算优势,实现敏捷交付、价值聚焦的核心目标。博云希望通过与南信大的校企战略合作机制,将自身在行业中的技术积累转化为对我国先进软件技术人才培育的养料,通过南信大软件学院这块沃土,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新一代的软件人才。
博云与南信大签署校企共建战略合作协议
在软件学院成立大会上,江苏博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花磊,受聘为学院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并作为委员代表,上台接受了李北群校长颁发的专家指导委员会聘书。
李北群校长为软件学院专家指导委员会代表颁发了聘书
软件学院在今后的人才培养方面,将整合学校现有3个本科专业,以及软件工程一级学术硕士点和电子信息(软件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点,并筹建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博士点,形成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创新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深化产教融合,共同搭建教学实训平台,科研竞赛实训三位一体,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优秀的实操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博云作为南信大的共建合作企业,将在人才培养方面为学院贡献更多行业最新实践经验,为学院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优秀实操能力的软件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