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运维意为通过运维工具或平台,实现IT基础设施及业务应用日常任务处理和运维流程的自动化,从而提高效率和降低风险,促进运维组织的成熟和各种能力的升级。
自动化运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面向基础架构的自动化、面向应用的自动化、面向业务的自动化。这三个分类既有一定的关联性,也是相互独立的,有着各自的目标和场景。
(一)面向基础架构的自动化:这个类别的自动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解放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如把运维工作中的日常巡检、补丁管理、资源创建等内容实现自动化、自助化。
(二)面向应用的自动化:此类自动化并不依赖于基础架构自动化完全落地之后才能建设,但也不是说应用的自动化完全不依赖基础架构,如自动缩扩容、自动部署与配置等对基础架构的自动化程度有较强的依赖性。
(三)面向业务的自动化:此类是IT自动化的最终目标,但是同时具有非常高的建设难度,对业务流程、业务关联性的系统化梳理往往不是IT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
自动化运维的组织模式大致三种情形,分别为分散式,由各领域、各部门根据需求自行建设,“需求提出者”、“软件开发者”、“最终使用者”都是同一组人;
集中式,独立组织一组人员投入自动化运维建设,其他团队作为需求提出者提出需求;平台式,组织一个团队负责自动化基础平台建设,各域、各部门根据需求自行在平台上开发工具。
其中最后的平台式既可以发挥多方的积极性,又可以形成统一的合力,较好兼顾了个性和共性。但这种平台式的组织模式对平台本身的建设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平台本身要求能够提供统一架构、统一认证、统一调用,并且实现自动化工具的敏捷和快速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