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边缘,简单理解就是指在网络拓扑结构中,处在外围边缘的终端设备。而边缘计算就是,这些让这些外围终端来进行数据处理运算的技术。没错,你的手机、电脑、路由器、汽车都可以看成是承接边缘计算的重要载体,与云端服务器一起为你服务。
根据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发布的边缘计算参考架构显示,云、边、端将在未来全面实现一体化。边缘传感器所收集的基础数据直接就能在平台上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给设备端,然后再交付给云端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
举一个形象的例子,你的自动驾驶汽车正行驶在公路上。突然,公路上窜出一个小孩。你的汽车发现之后自动识别危险,立刻刹车停了下来。由于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危险只发生在一两秒内。如果把数据传到云端进行处理,然后再下达对应的指令,那么一两秒钟早就过去了,根本来不及让汽车反应,极有可能造成事故。于是为了满足机器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边缘计算的概念就应运而生。
在2019年10月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推出了一个名称颇为形象的车云协同平台,华为八爪鱼(HUAWEI Octopus)。它除了拥有不断学习的大脑之外,最重要的是在系统边缘有具备感知和思考能力的触角。
章鱼这种生物很奇特,除了有作为神经中枢的大脑之外,它还有独特的腕足脑。主脑集中了40%的神经元,剩下60%的神经元就主要分布在八个腕足脑上。这八个腕足脑能够在大脑不参与思考的状况下指挥对应的触手完成独立工作。而这些腕足脑就相当于是我们边缘计算中的数据处理中心。
这样的类比就为普通人解释了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协同关系。
另外,无人驾驶汽车还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没网怎么办?没网就意味着没有可靠的云端核心运算能力支撑。而如果边缘计算能力得到普及,那么设备完全可以在断网的状态下独立的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其实华为这两年发布的麒麟芯片就可以看做是用于边缘计算的处理器。从麒麟980开始,离线的AI数据处理就成为了麒麟芯片的核心能力之一。
即能独立运作,又能与云端协同,这便是边缘计算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