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易观智库发布“中国云生态年度综合报告 2016”,就国内云计算生态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报告对包括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企业云、青云 QingCloud、七牛云、BoCloud 博云等具有代表性的云计算厂商进行了分析。
通过此项研究易观发现:
1.资本市场看好云计算产业
企业用户对于解决业务部署以及互联网化的需求日益旺盛,云计算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低迷的 股市和变化的金融环境对云计算产业的影响较小,中国云计算方向的金融投资进入到一个活跃的阶段。 越来越多 IT 企业顺势进入云计算领域,还有无数云计算初创型企业应运而生希望能分一杯羹。
2.国内IT 巨头在云生态建设上具有先天优势
云计算的发展模式逐渐从平台型建设战略往多向联动式的生态圈建设方向转变。国内 IT 巨头更容 易与上下游合作伙伴达成合作,在建设完整开放的云生态上具有先天优势。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能够 形成资源互补,共同扩大云生态的版图。而初创企业加入云生态圈,可以获得技术、资本等多方面资 源的支持,推动新业务快速布局。
3.云计算生态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建设云生态已经成为云服务提供商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方向以及云计算产业的共识,生态化发展 是国内云计算产业大势所趋。应用市场是实现多方合作共生最合适的举措。技术成熟的 IaaS 提供商通 过应用市场将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汇聚到一个开放共赢的平台上。而初创企业重点面向企业客户 的痛点,建立垂直场景化 PaaS 生态或者推出基于 Docker 的 PaaS 平台。
针对当前云计算领域的发展状况,对于云计算厂商,易观建议:
1.推出定制化服务满足业务需求
传统企业针更关注如何提升业务发展,真正关心的是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能不能满足其实际需要, 因此企业客户对云服务提供商的技术与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厂商可以尝试推出定制化 服务,按照客户实际的业务需求,量身打造以解决客户的痛点。
2.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响应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客户是未来云计算厂商的核心利益。安全、及时、可靠的云计算服务是客户最为迫切的需求。云 计算厂商应当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持续提升服务能力,灵活应对并及时响应客户 的差异化需求。
3.构建云生态聚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发展成熟的云计算厂商可以通过构建云生态系统解决客户对于差异化选择的问题,将产业链上下 游资源聚集起来,并与市场上各类应用服务提供商建立广泛的合作,共同服务企业客户,推进云生态圈的建设。
云生态发展路径之基于Docker打造PaaS平台
近两年来,多家云创业公司将产品定位转向了场景化 PaaS,例如即时通讯 PaaS 云、客服 PaaS 云、视频 PaaS云等。市场证明了场景化 PaaS 市场已经处于爆发初期,未来几年该模式将会迎来全面爆发。然而,场景化 PaaS 云服务的背后,存在着一个的通用型的云技术:Docker 容器技术。凭借其轻量化、快速和可移植性,Docker 在云计算领域广受关注,发展迅猛。云计算领域的传统巨头和互联网巨头都在 Docker 方面进行了研发与实践。比如,微软已经宣布将在下一代的 Windows Server 2016 中内建 Docker Engine,使得 Windows Sever 可以原生支持 Docker。与此同时,国内市场出现许多基于 Docker 技术的创业公司,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重点提供金融行业解决方案的 BoCloud 博云、解决应用交付和平台运维的 DaoCloud 等。与此同时,国内的互联网公司爱奇艺、去哪儿网,IT 巨头华为,以及浙江移动、平安科技等企业级客户也已经开始积极部署实践这项新技术。
传统企业面临着业务增长带来的压力,传统应用架构难以支撑未来发展需求,然而基于 Docker 打造的 PaaS 平台可以妥善解决这个问题。PaaS 以集群为单位管理容器,拥有批量管理、批量调度的特性,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搭建和运维云上生产环境。Docker 已经成为了云计算相关领域最受欢迎的开源项目。基于 Docker 的 PaaS 很可能将成为主流,越来越多创业公司将涉足这个领域,推出基于 Docker 的行业云解决方案或者 PaaS 平台。虽然当下 Docker 技术热度高涨,但是采用 Docker 技术的厂商还需要等待市场需求爆发的时机并且接受市场的考验。与此同时,它们还需要面对并非所有应用都适合 Docker化、Docker安全性先天不足等问题的挑战。
代表厂商 BoCloud 博云
BoCloud博云隶属于苏州博纳讯动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2 年,它致力于为企业级客户提供针 对互联网化、大数据业务应用、去 IOE 化(X86 服务器规模化应用)的底层云架构和智能云运维平台, 帮助行业客户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简化运维、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BoClou博云主要面向大中型企业用户提供围绕 PaaS 层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协助企业完成 IT 系统云架构的实施和运维。BoCloud 博云在包括IaaS、PaaS、运维自动化等云计算核心技术方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公司私有云解决方案及智能云运维系统已在金融、电力、政务等行业领域中落地实施,是国内第一家在国有电力和股份制银行、支付机构等大型机构提供基于 Docker 的 PaaS 平台的云计算服务企业。
产品及战略布局
当下的企业用户通过 IaaS 进行云转型的需求已经趋向成熟,目前云计算市场竞争激烈,不仅存在 阿里云、腾讯云等公有云巨头,还有许多基于 OpenStack 和 Vmware 提供私有云服务的 IaaS 厂商。 然而,不同行业的企业用户对于应用快速部署、服务快速上线以及高负载下的弹性伸缩的行业云解决方案的需求并未得到满足。在此背景下,BoCloud 博云基于多项积累的云计算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了包 括私有云产品 Beyond-Sphere、企业级容器管理平台 Beyond-Container、数据中心自动化运维产品 Beyond-BSM 在内的三款产品,BoCloud 博云希望向行业用户提供 IaaS 基础设施虚拟化、PaaS 层互联网应用部署管理以及云平台运维三位一体的云生态体系。
发展趋势
BoCloud 博云在与技术选择与其它云计算创业公司有所不同,BoCloud 以最新的容器技术 Docker 为主,同时结合虚拟化技术的优势,为用户提供应用的上线速度成倍提升、部署、运行和维护的成本大 幅降低的系统。目前,已经应用并实践容器技术的金融机构寥寥无几。BoCloud 博云是第一个在金融行业将容器技术成功应用并取得优异效率提升的云服务厂商,因此占得先机。例如,某股份制银行的直销银行系统承担大规模批量开户、促销活动等高并发交易量的场景。
传统的 IOE 架构无法满足的情况下,BoCloud 博云为其开发了以 Docker 技术为核心,结合基础设施管理以及监控运维的 DevOps 管理系统,实现了应用的快速开发投产,资源自动弹性伸缩、分布式存储、可视化部署、维护自动化、一体化监控等需求。通过部署 DevOps 云平台,与原架构相比,性能提升 6 倍。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业务云转型中的痛点存在着相似性,因此 BoCloud 博云经过市场验证的金融云解决方案的成功 经验可以比较容易复制借鉴到其他金融机构。凭借初创公司敏锐的嗅觉以及对行业的深刻理解,探索电力云和政务云行业解决方案也成为未来重点发展的路径。
越来越多创业公司将会采用容器技术进入云计算服务市场,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 BoCloud 博云还需要应对来 IT 巨头云生态的竞争。此外,BoCloud 博云从容器技术 Docker 切入,帮助金融机构搭建弹性结构,还需要面对前端以及数据库的压力。BoCloud 博云已经开始探索从容器技术切入开始往多租户的大数据 PaaS 平台方向发展,帮助客户拥有专业的平台保障服务。据了解, BoCloud 博云将继续专注于基于 Docker 容器技术的金融行业解决方案,持续加大对容器技术 Docker 的研发投入,提升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客户服务能力。